19年“播绿”45万株,他把最美“情诗”写在九州大地!

从18岁到78岁,整整60个年头,他只选择了一条路,并深深眷恋着;从国营林场到企业公益绿化,19年风雨无阻,他扎根一个又一个山头,誓将秃山变森林;每年除了过年,几乎所有时光,他都坚持上山绿化,兑现着誓言与承诺……

带头植树人李德成

他叫李德成,一位愿意将青春、激情和汗水都奉献给兰州荒山绿化事业的老人。

60年,拿下一座又一座山头

沿着兰州九州中路一路向北,在最深处道路驻足,点缀在一个个山峦间的成片绿色,不禁叫人喜出望外。

这里,就是李德成的“战场”。身为奔马集团林场队长的他,带领着绿化队员工们,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奋战在3434亩的山峦,将45万棵树苗,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地上。

李德成诉说着林场变化

奔马集团林场属兰州北山绿化带,地处中国黄土高原最西端,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地表裸露严重,加之受东西狭长的河谷地貌影响,盆地内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由于空气流通不畅、风沙和空气污染严重,荒山秃岭随处可见。

为改变现实,以李德成所在的奔马集团为代表的爱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启了漫长而艰巨的植树造林工程。

2001年,是奔马集团实施绿化工程第一年,也是李德成从徐家山国营林场退休的一年。拥有丰富造林40年实战经验的他,被奔马集团相中,聘请为技术顾问。

因为热爱,所以钟情。从起初的个人承包,到后期的集团一揽子统筹。李德成在奔马集团林场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无可替代的。

“栽树浇水、修复工程、树种引进、嫁接剪枝、育苗繁育、喷洒农药……几乎与林场有关的事情都参与。”多年来,“闲不住”的李德成一到林场,就忙都不可开交。

居住在兰州市城关区闹市区的他,每天早晨坚持5点起床,赶最早的一班公车,6点30分准时出现在林场,直到天黑才回家。

“以前植树的日子苦啊。”回忆曾经,李德成苦涩地摇了摇头说,2003年,九州开发建设的序幕还未拉开,从家中到林场的路,他通过自行车和电动车的方式,沿着九州大道骑行到目的地,再将车子放置在山脚,自己步行半个小时赶到林场。

“车子骑坏了好几辆,但看着山头绿起来,心里特别舒服。”李德成说,自己刚来时,整个山头寸草不生,没有通山路和蓄水池,植树工具就是一把铁锹,挖坑、转移树木、维修设施等全靠人力进行。

当时,为了尽快实施绿化工程。很多时候,李德成和工友们吃住在山上,住在地窝子里,“山挖开豁口,铺上钢管,铺上简单铺盖凑合。冬天冷,就一起吃住在废弃的大客车上,生火取暖”。

苦尽甘来,生活,总是格外眷顾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多年时间里,在李德成老人的带领下,林场盘山公路一直通到山顶,挖掘机、装载机、蓄水池、衍射管道等,在莽莽山峦间密布开来,为植树造林提供坚实保障。

据介绍,为了统筹整体绿化工作,奔马集团修建了大型蓄水池9座,总蓄水量5000立方米;安装各类绿化喷灌管道、管线数十万米;开辟、整修山间绿化公路28.3公里;购置专业大型绿化车辆、设备20余台。

奔马林场一角

虽然如今大部分都是机械操作,但山上逐苗浇水的细活,只能依赖人工进行。为了工作方便,更加精准地照顾到每株树苗,李德成和工友们去山顶一般不走盘山公路,而是通过爬山走小路的“捷径”,娴熟地养护树苗。

从他原来工作的“四号梁”到现在的“一号梁”,李德成见证了20多个品类的树种生长,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一样的护林员坚守和付出,平地树苗的成活率达90%以上,山坡树苗也在70%左右。

坚守,为了更多的“绿色”

每当有空闲,满头银发,皮肤黝黑、身体硬朗的李德成总喜欢戴上大草帽,翻越一座又一座山梁,久久凝视,看群山绿树环绕,听鸟叫虫鸣;他也喜欢驻足在大片桑椹、杏子、梨、核桃、桃子、葡萄、山楂园里,修修剪剪,培土施肥,仔细跟踪着每一个树的成长历程,每到成熟季节,将果实分享给公司员工作为福利,他心里总是美滋滋地。

杏子即将成熟,病虫害防治是李德成工作的重要环节

“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李德成说,如今,除了常青树和阔叶林,整个林场已发展果树百余亩,栽植杏子、苹果、核桃数千颗,经济林带的形成,每到收获季节,硕果累累。

在植树路上,除了做好林间日常管护。每当得知苗木低价处理或者城市改造树木移栽,消息灵通的李德成总会如获至宝的前往低价采购、免费移植。

“低价买的树近10万棵,去过红古、皋兰、榆中,引进了落叶松、侧柏、樟子松、火炬松等树种,现在长势喜人。”李德成说。

如今,除了李德成和身边的40名植树工人,奔马集团工会组成的植树队伍也会经常前来“助力”,成为林场发展的忠实力量。

自承包林场地块以来,奔马集团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数亿元,投入到承包林地的种植、养护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排洪道路的铺砌中。经过近20年来的辛勤耕耘,这片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地、荒山,植被覆盖率达80%,山上山下已郁郁葱葱,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奔马林场山头绿化

“林场的每棵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雨水多了,就莫名的高兴,干旱少雨,就干着急。”多年时间里,这些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忧愁等情感释放,真实见证着李德成这位老绿化人的付出。

细数着林场变化,李德成心里美滋滋地

奔马林场负责人任延伟,从林场建立起,就成了李德成老人的“队友”和“粉丝”。在任延伟的记忆中:“刚开始,山上连一棵树都没,连草都没好好长,很是荒芜。”

面对身边植树楷模李德成,任延伟用植树“内行”“老革命”等词语来总结概括,他说:“老人对病虫害预防,细的很,栽上的树,想方设法让成活。没有他,就没有林场的今天。”

坚守奔马林场19年的时光里,陪伴李德成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工友,他调侃说:“在林场,50岁是青年人,也是得力干将,自己一直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红柳容易形成天然林,繁殖很快;侧柏,耐寒,耐盐碱;云杉,根扎好比较耐旱……”多年的管护经验,使李德成对每一个树种的习性了如指掌。

如今,李德成的腿脚不如以前麻利,浇水栽树的“苦力活”,他干起来有点吃力,林场还未实施的600亩绿化,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惦念:“种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只要身体允许,还想继续干下去,把剩下的荒山全部绿化……”

(文/图:吴永隆、冀晋存、景永翔)

相关知识

19年“播绿”45万株,他把最美“情诗”写在九州大地!
家装直播看“钧哥”!啥是业之峰直播新商业模式?
“428和家直播节“明星变身主播 看程雷如何在线带货
2020好好生活·匠心最美中式红木家具评选全面启动
文以载道,绿清集团报《绿清人》创刊啦!
月影家居与《爆款星主播》合作签约仪式在深举行
巴九灵携手杭商旅,助力打造杭州“直播电商第一城”
好太太跨界吉利汽车,大牌联动引领直播电商新浪潮
水星家纺×李佳琦——国民品牌与顶级主播的合作之路
用六场直播打造“家居避坑指南”,奥普家居开启直播下半场

网址: 19年“播绿”45万株,他把最美“情诗”写在九州大地! http://www.zx3q.com/newsview89023.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