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转贷”生意揭秘:省钱还是风险?
摘要:
【“房贷转贷”生意揭秘:省钱还是风险?】今日热点:实探“房贷转贷”生意。不少购房者因高房贷利率选择通过中介转贷,但这种操作暗藏法律和资金风险。中介以过桥资金、经营贷等手段吸引客户,实际费用高昂,且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征信问题。专家提醒,转贷需谨慎,避免陷入非法操作。
正文:
“你的房贷利率高得吓人,我可以帮你转到3.5%,能省下几十万利息。”家住北京的张先生接到一个自称银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2020年办的房贷不符合下调政策,但可以办理“转贷”。随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呼声再起,“转贷”这个灰色生意不仅重现,还出现了“新花样”。不少贷款中介打着银行的旗号,吸引急于降低房贷利率的购房者。
最近,不少购房者收到贷款中介的营销电话或网络留言,称可以通过“转贷”降低房贷利率。比如张先生,他在2020年买的房贷利率高达5.8%,现在中介说可以帮他转成3.5%的利率,20年下来能省近50万利息。中介给出的方案是通过借“过桥资金”结清房贷,然后将房屋抵押给银行,申请低利率的“经营贷”或“消费贷”。不过,这些手段涉及高额的过桥利息和服务费,还存在挪用资金、资金链断裂等风险。
小编点评:看似美好的“转贷”生意实际上暗藏重重风险。首先,购房者需要支付高昂的过桥资金和手续费。其次,过桥资金利率高得惊人,可能年化利率达18%,一不小心就掉进了高息陷阱。此外,这种操作存在法律风险,经营贷的用途明确为生产经营,挪用于房贷违反了贷款合同,一旦被发现,购房者可能会面临提前还款和征信受损的结果。不仅如此,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这种违规操作的打击力度,一旦被查实,购房者和中介都逃不掉相应的法律责任。购房者应谨慎对待“转贷”操作,不要被低利率诱惑,最终落入非法操作的陷阱。银行也应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的审核,避免经营贷资金流入楼市,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相关知识
利率下调后 “以贷转贷”暗涌
“转贷降息”暗涌
银保监会提示: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风险
违规置换房贷得不偿失
利差下房贷转贷推销“旺” 理性看待挪用 潜藏风险不可忽视!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尚未落地,“转贷降息”涌动 小心“陷阱”
辽宁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提前还贷或转贷的风险提示,提醒的是谁?
警惕“贷款中介”诱导: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
房贷转经营贷可“降息”?银保监会:隐藏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等风险
中介鼓吹房贷按揭转抵押?银行人士:应警惕风险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9709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4616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4547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670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154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6692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9097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574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372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