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其中谈到了各方面比较关心的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潘功胜指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关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指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指出,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
潘功胜指出,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配合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出台“金融16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潘功胜指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指出,总的看,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他们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
据介绍,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相关知识
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央行行长: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潘功胜: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新机遇和挑战
融资环境改善 房地产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央行回应恒大问题: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央行: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易纲:总体上恒大事件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易纲:恒大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9684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4569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4500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670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154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6667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9050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574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372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