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楼市最坏的时候,来了

  “大胡子说房”视频号已经推出,欢迎大家关注!

  买房干货和楼市分析后续将第一时间在视频号更新!

  今年不一样了,这是近期听过的最多总结。

  连村口的王大爷都能随口唠上哪个城市又开始调控。

  铺天盖地的调控,打得人措手不及,一锤接一锤的调控,补丁一个接一个地打,不管大小城市,一律被调控无情绞杀。

  于是很多人说楼市不行了,楼市要凉了,房价要大跌了。

  不知道是太单纯还是有一种无产者看戏的心态,你真的以为今年是专门针对楼市的一年?

  国家的目的是打死楼市,让房价大跌?

  我只能说你格局小了,除了调控,你难道没感受到教培机构的团灭?没感受到反互联网垄断的强劲手腕?没感受到打击网游的坚决?没感受到为了鼓励生育的决心?

  我们当前所经历的市场,绝对不是单纯针对楼市的市场,而是一场改革,一场能改变未来10年城市格局的改革。

  现在的种种:

  一切围绕三胎,一切围绕改革,一切围绕干翻三座大山。

  教育、医疗、住房,正在一一被击溃。

  抑制内卷,增加消费,我们开始来真的了。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目的就是要教育“去产业化”、“去资本化”。

  教育上的“双减”一出,多家教育股在美上市中概股年内跌幅超90%。

  大刀阔斧动教育,为什么?

  因为教育捆绑资本,正在崛起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

  长期以来,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迅猛,总量非常庞大,并且在资本的裹挟之下,过度贩卖焦虑,过度宣传,甚至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电视剧:小舍得)

  而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一种基础设施,9年义务教育的定位意味着教育的公益属性,教育之于郭嘉而言是百年大计,不能掌握在资本手里,必须牢牢控制在国家的手里啊!

  教育一旦被资本控制会非常危险,针对这点,国家必须下死手,现在就是强势割裂教育和资本,教育是教育,资本是资本。

  我们国家义务教育的初衷是筛选人,把一些具备学习“天赋”的人筛选出来,送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

  可校外培训机构的出现,等于让学生开外挂,开小灶,天赋不够时长来凑,搞题海战术,搞超前教育。

  硬生生把教育搞成产业,把好未来、高途等教育送上市。

  培训机构是盈利的,为了赚钱不惜制造教育焦虑,这就间接造成了生育焦虑。

  而且还不断造成内卷,本身适当补习是好事,结果越补越内卷,你家上1万的补习班,我就请2万的私教,你孩子3岁学英语,我孩子就得2岁学英语,你家孩子3岁背古诗,我家孩子就必须得2岁。

  (电视剧:小舍得)

  你家孩子琴棋书画,我家孩子必须琴棋书画+舞蹈+拳击,不断+1轮下去。

  导致越是努力“鸡娃”的父母,越不敢生孩子。

  但凡你用一个孩子多寂寞鼓励生二胎的时候,万般回答皆是,生了养不用钱啊,房价那么贵,补习班那么贵,买不起房也上不起补习班。

  好好一个课外培训,活生生变成“焦虑制造器”。

  所以打击课外培训,一箭四雕。

  1、打击资本裹挟基础教育

  2、为家长孩子减负

  3、抑制内卷

  4、鼓励生育

  七普数据一出,人口问题成为长线的担忧问题,没有人口,消费玩不转,发展推不动,楼市涨不起,经济搞不起。

  最后我们会不会也有失去的20年?

  不好说,不敢赌。

  所以必须改革。

  双减意见出来,课外培训机构瞬间凉凉,家长们对补习班的寄托没有了,但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鸡娃”,而是把所有希望又回归学区房了。

  课外补不了,那就课堂好好学。

  打击课外培训机构,反而利好学区房?

  不急,这点也在郭嘉射程范围之内,赶在双减意见出来,就先打击学区房。

  3月是上海,7月是北京和深圳。

  政策制定者早就研究了细节缜密的政策,只是棋一步步下,政策一个个出。

  我前面就说了,不要低估今年政策的态度,今年一定是值得铭记的改革年。

  大家不要觉得政策好像就那样,什么大学区、多校划片,积分入学、换汤不换药,大学区名校本来就扎堆,哪怕有80%的机会读到名校,家长也会赌。

  说了今年不一样,就一定会有更高明的手段,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是就近入学。

  但我们没说多近算是就近入学,可以把3公里调整为5公里,调整到8公里,稀释掉读名校的概率,当入学名校概率减少到20%的时候,赌徒自然也会减少。

  还有就是更公平的积分方式,甚至还有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政策出台。

  压在大家身上的第二座大山,就是住房,尤其是高房价。

  解决住房以及稳定房价基本是同步进行的。

  住房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住房建设,这对年轻人是一种兜底,保证城市人才更迭需求,也是保证城市活力,居住有其屋嘛,买不起总得让人租得起吧,这是第一步。

  在十四五期间,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计划新增住房的30%建设为保障性住房,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比例还会更大。

  同步进行的还有打击房价过快上涨,大家感受到楼市调控的暴风雨了吗?自媒体出文速度都赶不上调控出台的速度了。

  深圳二手房指导价出台是调控2.0版本的腾空出世,然后开始一个个城市复制。

  杭州这个炒房大城最近也不敢忽悠了,真正出了大招,落户也必须要满2年社保,非杭户口4年社保,刚需长吁一口气,终于有点像样的调控了。

  成都北京更是排队一个个挨揍。

  打开公众号文章今天不是哪个城市调控,就是这个城市凉凉,感觉有种房地产要完的感觉。

  楼市猛调控,为什么?

  因为高房价压抑生产、消费,更打击了中小企业的积极性,这两年高房价还造成丧文化、躺平文化的盛行,还直接影响生育欲望。

  甚至已经严重畸形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努力工作不如嫁得好。

  那不是鼓吹努力无用论吗?那不是鼓励躺平,磨灭年轻人的创造力吗?

  不行,必须打击!

  哪怕当下高房价牵扯的利益再多,也要一个个拆分打击。

  房企三道红线、银行两道线、各种精准、细化的调控,就是要逐步瓦解高房价。

  效果很明显,炒房示范区深圳终于涨不动了,最赚钱的房企,也开始不好过了。

  截至8月1日,沪深有52家房企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逾四成的房企净利润录得亏损。对比去年同期而言,净利润同比下跌的房企超过三成。

  房地产的危机似乎一一浮现,银行、房企、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日子都开始不好过了,难怪有人说楼市最坏的时候,已经来了。

  国家打压楼市不假,但长线布局来看,不是要打死楼市,而是要压制房价上涨,拒绝高房价抑制消费、抑制生育,更挤压实体经济而已。

  楼市只是改革的一部分,这段时间,除了教育培训的整治,我们还看到了:

  1、互联网反垄断,阿里、腾讯、滴滴被罚

  2、针对网游、生长激素的点名

  3、娱乐饭圈的整治

  4、黄生看金融被查

  5、学区房的政策接连调整

  6、调控不断细节化、深入化

  以上信号的种种,就如同任泽平说过的一句话:

  接下来的大趋势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资本市场等等。

  实业兴邦,制造业强国,这才是我们经济转折的新起点。

  消费不行、经济不行、教育焦虑、房价焦虑、互联网垄断,你以为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房价问题,如果任之不理,最后还是会延生成社会问题。

  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扫清一切阻碍改革的羁绊。

  我们这一次或许真的有幸站在从未有过的时代机遇上。

  如果你认真去思考近期我们发生的一切大事,你会发现,我们国家并不是一味打击楼市,而是在下一盘大棋。

  我们楼市正遭遇过去那么多年来最坏的时候,但依然是最有机会的时候,因为底层逻辑还在,城市化进程还在,人口庞大基数的红利仍在。

  就是车还是那一趟车,但是上车买票的规则变了。

  我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房价不会崩盘,因为崩盘之后的后果,没有人能承担。

  接下来,大家一定要牢记几点:

  1、先求稳,再求涨,保证资金安全,再去寻找价值区域。

  2、自己能力范围内,按照优先一线城市、其次强二线城市、第三环一线城市去选择,越是楼市危机时刻,三四线城市越容易血本无归。

  3、你的现金流就是你的命,找对有价值的城市是第一步,另外别搞高杠杆,别整骚操作,保证你3-5年的现金流,千万不要倒在胜利黎明。

  4、大洗牌之后,买房要谨慎选择房企,大房企不是唯一标准,毕竟华夏幸福(600340,股吧)、恒大、泰禾也大,但危机来临,一样容易撑不住,多关注房企新闻和债务情况。

  5、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底层逻辑不会变,人口是楼市长期发展的基础,一定要道人口聚集的地方去,到有产业未来的城市去。

  拨开迷雾,一切有棱有角的展示出来,我们生逢此时,有幸见证房地产市场的涨跌兴衰,未来10年,一场巨大的社会改革已经开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相关知识

代表友情送什么花更好啊 这五种花代表友情
2021年楼市最坏的2个消息
林郑月娥指港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
两个消息,涉及上亿人!深度影响楼市的大招,来了……
楼市,苦日子要来了?
楼市的“心脏”开始衰竭了!央行出手,国家级会议召开,寒秋来了
建银国际:恒指第三季最坏情况或下试20500点
家有柏森,友情一生 | 柏森15周年暨老友季第5季跨年直播圆满落幕
彭博预计蚂蚁集团估值最坏情况或大跌逾九成至290亿美元
楼市逆转?打脸的来了…

网址: 友情提示:楼市最坏的时候,来了 http://www.zx3q.com/newsview363269.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