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二手房价太高怎么办?别急,它的房价走向有规律!

我是房产界中的行家里手—曾叔,已帮助社会各界人层选出满意的楼盘!跟紧曾叔购房不踩坑,投资有前景。

以下精选问答内容来自“曾叔谈房”公众号·粉丝提问

提问:二手房价太高的话,该如何选择?

回答:建议还是等热度降下来。我其实也突然发现一个巧合,就是当某个板块的二手房价涨到新房价格的两倍的时候,就涨不上去了,我们可以称这种现象为二手房极端现象。

比如上海,前滩新房9万,二手房再牛,超过18万的成交基本没有;御桥、唐镇早些年新房6万,现在二手房超过12万的基本没有;同理,森兰新房7万,二手房也基本不可能超过14万。

也比如杭州,奥体新房4.7万,二手房卖到9.4万以上就比较困难了,就算能卖,监管部门也会让高价房源下架。

当然,这些情况仅仅出现在于新房限价比较严格,二手房价涨得比较多的地方。一般的板块,二手房达到新房价格1.3、1.5倍的时候,就基本不会有人买了。

提问:曾老师,你好!想请教:1.“不要为了买大虹桥而大虹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2. 如果说一套房未来和大盘平均涨幅差不多,那是指它的升值速度有限?

回答:不要为了买房子而买房,要么自住,要么投资,先找到自己本源需求。不能因为大虹桥有利好就去买。大部分房子都和大盘涨幅差不多,不要追求暴击,抓住和合理时机迟到大盘平均涨幅也挺好。

提问:曾叔你好,子弹+贷款上限到2100左右,房票有2,积分60一位,70+一位,可聚拢资金,也可分散。从成长性来看,可有配置推荐?目前偏向一手。谢谢!

回答: 积分情况还不错,可以尝试去摇一下新房然后再买一套二手低总价投资。

提问:你好,上海户籍特家庭,2011年前和父母共有房子2套,2套房子都有我名字,如果我现在想买,还能买吗?这两套房子我可以去名字吗?直系亲属去名字收费多少?

回答:可以再买一套。去名字可以通过赠与或者买卖的方式。赠与要缴纳契税和印花税。买卖就和二手房买卖一样缴税。

提问:曾叔,请问新开的地铁11号线陈翔公路附近的发展您怎么看,那边房子好入手么?

回答:增值属性等同于南翔站附近的房子,略跑赢大盘。

提问:曾叔您好,应届生去年刚在上海落户,首套首贷,想上车,首付大概在100—120之间,请问虹口和杨浦带学区的小户型老破小可以考虑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区域板块可以考虑下?

回答:不建议买不带学区的老破小,未来接盘客接手有困难。可以考虑外环附近的次新地铁房,预算紧张的话动迁房也可以考虑。

提问:老师好!老公落户时没落到单位集体户,落到我们家房子上了,未来赠予给他爸,必须要把我老公的户口迁走吗?就是不太明白二手房交易时,必须把落到房子的户口迁出作为前提吗?否则无法过户?

回答:户口和房子不相关的。理论上你卖给下家,不迁户口也没问题。只是下家很介意你迁户口的事情,一般都会要求你迁走。

提问:曾叔,请问浦东曹路镇龚华新村87平米的老房子,现在到手价250-260左右,可以出手吗?此小区还有升值空间吗?

回答:在我看来并不适合投资, 只适合周边上班的话,自住。

提问:曾叔,我工作在曹杨路以及淞虹路站,以靠曹杨路上班为主兼顾淞虹路,故考虑长宁普陀闸北,北上海现在火的真如和大宁,是臻如府95的小三房好还是上海滩大宁城93的小三房好?大宁城去年涨了很多,目前自住,考虑十年后转手进二手市场哪个更保值或者升值更多?或者四号线沿线一站以内还有什么别的可考虑的嘛?

回答:我觉得真如不如大宁。但是你选中的大宁城也不是正大宁板块,学区还不够强,更建议考虑闸北实验和大宁国际的学区房,有一定保值价值。

提问:曾叔你好,我看您把宝山上大归入第三类适合区域自住。那请问附近的南大板块是否属于未来自住加潜力置换区域呢,因为常年在外地工作,因此小孩上小学前会带在身边。打算购置南大附近的房子,小孩户口到时候放在里面,未来5年后可考虑自住或者置换(如果增值潜力较大的话)。

回答:南大的未来潜力不错,因为有大体量的产业和住宅规划,是未来宝山重点发展的地区,但现状就会比较荒凉,大片大片的空地,没什么配套,所以他只是潜力板块,而不是潜力加自住板块。

以上精选问答内容来自“曾叔谈房”公众号·粉丝提问

相关知识

长治房价超太原,是太原太低还是长治太高?
楼市出现4大“怪象”,预示未来6个月房价走向?
房价是否见顶?看看这四条再判断!
楼市3大规律没变,马光远:房价非炒起来的,价格最高房子最安全
8月房价稳中趋涨一线城市热度不减、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现“逆行”
北京正站在房价上涨的前夜
6月61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深圳二手房价领涨
买房还是观望?这四大楼市规律在手,买房不愁
买房还是观望?别纠结了,四大楼市规律在手,买房不愁!
8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微升 广州、成都二手房价领涨

网址: 上海楼市:二手房价太高怎么办?别急,它的房价走向有规律! http://www.zx3q.com/newsview303723.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