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将重现“山水斗城繁华图”
历经千年文明孕育的繁华商业街——五马街。 本报资料图片
位于古城西南角的松台山山坪如台,苍松林立。 本报资料图片
夜幕下,亮化提升后的鹿城区谯楼及子城墙遗址焕发新活力。 赵用 施芸芸 摄
每一座在时光间隙里绵延生长的古城,都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
有着1700年建城史的白鹿城,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至今仍在擘画着她的历史与灵魂,书写厚重土地之上的骄傲记忆与美好未来,一山一水、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在释放古城文化独有的魅力。
“公园路十景”9月底全部再现,五马街已然吹来民国风,禅街呈现温州教育历史文化……徜徉在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抬头望去,五马街、墨池坊、庆年坊、朔门街、城西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正拂去历史尘埃,活化古城特色。斗城古韵风貌加速复现,斗城文化加快赓续召唤乡愁归来,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引领温州未来。
城市内核 人文荟萃 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典范
一座城市的建立,是当地历史文化积淀与聚落形态升华的结果。回眸过去,兴于东晋的温州古城城址一直没有变动,至今保留着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和空间形态,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维和“尚象制器”理念的典型结晶,是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的典范,成为温州城市发展的内核。
东晋太宁元年(323),相传郭璞为选城址,登西郭山望周围诸山错立似北斗星座,于是依北斗天象而筑郡城。温州古城东、南、西三面环山,北临瓯江,连海坛山、华盖山、积谷山、松台山和郭公山等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凿二十八宿井,形成“倚江、负山、通水”的独特城市风貌。古城墙依山势而筑,城内一坊一渠,渠与河相通,河与江相连,城市用水、排水、水运、蓄洪、防火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千百年来,山体与河流构成的“山脉为屏障、江河为城濠”的古城格局,以及“江、屿、山、水、城 ”浑然一体的独特历史风貌,至今依然清晰可辨。千年佛禅文化松台山、千年子城文化谯楼、千年摩崖石刻积谷山、永嘉学派发源地东山书院等文化古迹与商业文化相映。
“为是城中最佳处,每经过此立多时”“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多少文人雅士因为温州城里的人文风光留下华彩词章。
现在城内五山犹存,二十八宿井存十六口。城墙遗址残存华盖山城墙两段,朔门城门遗址一处。现有五马—墨池、庆年坊、朔门街、城西街等四片历史文化街区,面积尚存141.28公顷。城市两纵四横的道路格局和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历史功能格局基本没有变动。
斗城风貌 擦亮焕新
规划重构历史街区新格局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温州以中心城市之姿走向世界的重要资本。让斗城以它应有的形态存在,才最具价值。深谙这一点的温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工匠精神、精品意识,致力于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让斗城文化及其孕育出来的丰富而独特的人文景观能够保留和延续。
2020年5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批后公示,明确历史城区为重点保护区域,范围北至瓯江,南至小南门河、花柳塘河,东至环城东路,西至九山外河,以及江心屿历史地段,总面积为430.7公顷。
在传统格局风貌保护方面,明确保护处于历史城区范围内的斗城历史风貌带,主要由公园、文物古迹、古城壕等组成;保护延续历史上以“二十八宿井”为星宿进行布局的空间特色;
保护延续“东庙、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的历史功能格局;保护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和建筑风貌。
历史城区保护的整体空间结构为“一环、五片、十一线、二十四坊、多点”。“一环”是指环绕历史城区的“环”状山水风貌带;“五片”是指四片历史文化街区及江心屿历史地段;“十一线”是指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商业轴线和景观视廊;“二十四坊”是指宋代“三十六坊”中现存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二十四坊;“多点”是指历史城区内各级文保单位、文保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优秀工业遗产。
根据规划,历史城区将定位为彰显城市特色、突出城市品位的市级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中心,辅以部分居住及其它文化配套设施,通过疏散历史城区人口,外迁非古城功能,同时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休闲业、文化创意产业,逐步调整功能。
文化回归 活力之城
赋能温州城市未来生长
历史文化是城市个性和魅力的标志,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根基。2017年,温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两线三片”的战略部署,鹿城区按照全域谋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安排,对五马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规划将禅街、五马街、公园路连为一体,以步行街慢行的形式,打造成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主动脉,同时谋划对大南商轴、九山风貌区、朔门、华盖里、庆年坊等特色历史街区的整治提升,努力让千年斗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从市区公园路走到五马街,再来到禅街,走进温州最有故事的一条“街”——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每一步都是历史,每一处都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城广场,是温州古代的最高学府温州府学文庙的旧址;东南大厦,是温州千年佛刹“开元寺”的旧址;温州八中,是温州师范学堂的旧址……这里承载着许多温州人的文化记忆,跨越时空在此汇聚,文化与时尚在这里交织相融。
在温州八中前的小广场,人文古迹荟萃,透露出别样雅致韵味与深厚文化底蕴。王木亭、青砖复古门楼和温州八中旁的温州科举试院展示馆相呼应,共同展示了温州的科举文化。
还有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小南门”就是“南市”的延伸,位于古城城南永宁门外。旧时这里有小南门码头,是水上运输的集散地,为连接温州市区与瑞安两地的枢纽,是温州繁华商埠。现在“小南门”已蝶变为小南路,链接五马街、大南、南塘等重要商圈,与世贸大厦、置信中心这些超高层城市名片为邻,芳华依旧。
原小南门码头周边区域也即将迎来新蝶变,这是“两线三片”塘河沿线重点打造的区块。根据规划,该区块在城市设计上将打通并开放滨水区域,形成温瑞塘河中重要的文化特色风貌区,重现温州水乡特色。
一个个文化地标重新崛起,多点开花,唤醒城市记忆,带来文化回归,人潮回流。
“草木百年新雨露”。在千年斗城的历史肌理之上,历史与未来交织,传统与现代,商业与居住等跨文化、跨领域元素聚合、碰撞、裂变 ,打造出活力四射的“斗城繁华图”,赋能温州城市未来生长。
来源:温州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
鹿城将重现“山水斗城繁华图”
中国大角鹿,全面实现“四个世界级”
鹿城核心区演绎“蝶变之舞”
厉害!大角鹿瓷砖蝉联“瓷砖十大品牌”、“陶瓷十大品牌”、“陶瓷一线品牌”
人民日报携大角鹿瓷砖等新国货品牌闪亮登场重庆地标
大角鹿瓷砖:超耐磨大理石瓷砖的开创者及领导者!
陶瓷界权威专家高度评价大角鹿,技术创新堪称瓷砖界“华为”!
大角鹿瓷砖发力超耐磨大理石岩板领域,强势亮相中国建博会
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大角鹿超耐磨技术引领全球
中国人的家|大角鹿瓷砖董事长南顺芝:创新不止,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的自信
推荐资讯
- 1穷人装修3万硬装怎么样,硬装 89992
- 2婆婆对儿媳说的暖心话 婆婆喜 84904
- 3女生戴14号戒指算粗吗 正常 84837
- 400后法定结婚年龄 结婚登记 64689
- 5燃气灶怎么选?跟随方太高效直 54173
- 6男生戴戒指的含义图解 女生戒 36852
- 7杨燕军 | 医院建筑的顶层设 29385
- 8克洛斯威墙面定制,约您共度— 20587
- 9宜家遭遇线下门店业绩下滑困境 20382
- 10广州楼市:公积金贷款常见的误 20316